2025 年光伏新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 年,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以及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光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行业发展、提升电网承载力、保障用户权益,并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政策背景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光伏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作为光伏产业的大国,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够精细、政策执行不够规范等问题。同时,电网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和消纳能力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此外,用户权益保护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光伏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具体实施内容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1. 细化分类,分类施策 :
新政策将分布式光伏细化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类,以便分类管理和施策。这种细化分类有助于更精准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例如,在浙江省某农村地区,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得到了广泛推广,许多农户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光伏板,不仅满足了日常用电需求,还将多余电量上传电网,获得了额外收益。这些项目在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存量项目可不做项目类型变更,已由自然人备案的项目仍按原备案项目类型管理。
2. 明确新老划段 :
对于新管理办法发布前已备案且在 2025 年 5 月 1 日前并网投产的项目,仍按原有政策执行,给予超过 3 个月的并网缓冲期。这一规定确保了政策的平稳过渡,避免了项目因政策变化而受到不利影响。以某大型工商业项目为例,该项目在政策发布前已备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并网投产。由于符合新老划段政策,享受了原有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3. 上网模式调整 :
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则上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自然人户用和非自然人户用可选择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在山东省的一家大型工厂,通过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采用全部自发自用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该模式还减少了企业对传统电网的依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这种上网模式的调整,有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4. 电网接入与消纳要求 :
电网企业需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发布和预警机制,引导科学布局。新建项目需满足 “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的要求,提升电网承载力。例如,某地电网企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建立了完善的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发布机制,通过科学布局,有效提升了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接纳能力。同时,新建光伏项目严格按照 “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的要求建设,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适应性,促进光伏发电的顺利并网和消纳。
5. 用户权益保护 :
强调尊重用户意愿,禁止以特许权经营等方式控制屋顶资源。规范非自然人户用项目开发,保护农户利益。在广东省的一些农村地区,地方政府积极规范非自然人户用项目开发,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农户的屋顶资源不被恶意侵占。同时,政策还强调尊重用户的意愿,让农户能够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光伏项目,充分保障了农户的权益。这些举措有助于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光伏项目的健康发展。
二、电网接入与市场化交易
1. 专线供电与费用承担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与用户开展专线供电的,发电、用电双方需承担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这一规定明确了专线供电的费用承担方式,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确保电力交易的公平公正。
2. 参与市场化交易 :
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储能等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节负荷可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化交易,原则上可豁免申领电力业务许可证,但需承担偏差结算和不平衡资金分摊等相关费用。例如,某地区的一个分布式光伏项目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了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了电力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项目也积极承担偏差结算和不平衡资金分摊等相关费用,为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做出了贡献。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助于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地方补贴政策
虽然中央财政不再对新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补贴,但地方政府仍可能出台地方性的补贴政策。例如,北京、成都、诸暨、佛山和深圳等地在 2024 年出台了按装机容量或发电量给予补助的补贴政策。在北京市,一些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地方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根据项目的装机容量给予一定的补助,有效降低了项目的投资成本,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补贴政策还吸引了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光伏发电领域,推动了北京市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地方补贴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弥补中央补贴退出带来的影响,促进地方光伏产业的发展。
四、监管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落实情况监测评估,引导和促进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各派出机构也将加强对辖区内风电、光伏发电规划落实、项目竞争性配置等事项的监管,以保障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运行规范有序。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光伏发电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025 年的光伏新政策通过细化分类、规范备案管理、加强电网接入和用户权益保护等措施,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同时,政策调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大型工商业项目受限、市场竞争加剧等。企业需在规范中寻找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模式优化和科学布局,应对接网消纳、市场竞争等挑战,推动光伏产业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